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
B.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 |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办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谭嗣同的本质意图是
A.介绍“君民共治”的思想 | B.论证实行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
C.阐释“民贵君轻”思想的内涵 | D.提倡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史实在更加明显的界标影响下出现的是
A.使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阶级陷入了更为困苦的深渊 |
B.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
C.李鸿章认为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
D.慈禧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 |
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 B.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
C.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
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 B.达尔文 | C.伽利略 | D.爱因斯坦 |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A.牛顿运动三定律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