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揭阳)21.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A、C溶液都呈      色。
B是           
D是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   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  (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猜想     可能成立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猜想(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②Na2CO3+CaCl2=CaCO3↓+2NaCl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氢氧化钠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碳酸钠;
丙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丁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
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是(填字母)。
A.放置在空气中 B.观察颜色 C.加水溶解 D.利用溶解性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2)乙同学认为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3)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若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②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操作是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
(3)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 (镁和铁直径均为0. 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含碳0.05%的铁
含碳0.2%的铁
含碳0.6%的铁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某化学活动小组探究金属的反应规律。
【探究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右图所示实验。

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相同;同时加入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甲中反应方程式为
(1)若比较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长颈漏斗中的现象是
(3)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探究二】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可能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

(1)下列措施错误的是(填序号):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用熟石灰处理被酸污染的河水;③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④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长江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NaCl、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
在HCl溶液中
在NaCl溶液中
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
红色
紫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①经过探究,发现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②小明是一个勤思考,爱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3.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

【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