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湖北十堰21】.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长度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鱼在稀硫酸中防除气泡的速率。
[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映,基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反映。
2.生成H2速率主要取决与:①金属表面积 ②溶液中H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的浓度与1L溶液中H的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H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映速率。
[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映的哪几个条件?(答出两条)
②上述反映中C1-、SO如果反映速度?
[猜想假设]
I.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映,SO对反映无影响。
II.SO抑制了镁与酸的反映,C1-对反映无影响。
III. 。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3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编号 |
铝片 长度 |
H+浓度 相同的酸 |
反应片刻后 添加少量试剂 |
产生气泡 的速率 |
结论 |
A |
2cm |
5mL盐酸 |
Na2SO4固体 |
无明显变化 |
(结论A) |
B |
2cm |
5mL硫酸 |
(试剂B) |
明显加快 |
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
试剂B是 (化学式)固体。
[结论]结论A为 。
[反思]将试剂B改用HC1气体,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其原因是 。
为了对浓硫酸腐蚀性有个深刻的认识,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你也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实验题目: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2) |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
【反思与交流】化工厂生产的硫酸是浓硫酸,实际应用需要各种浓度的稀硫酸,稀释时应正确操作。如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美美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用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加入适量烧碱,则U型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硫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澄清石灰水、稀硫酸和蒸馏水,请用一种试剂一次将三瓶物质鉴别出来。
(1)写出两种鉴别的方法(只写试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长途运输鱼苗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你赞同的猜想是(填“甲”或“乙”),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速度,观察到
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①(填实验操作),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出现,该现象说明。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猜想的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钙”: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 ②。 |
①产生气泡, ②。 |
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 |
【问题讨论】
(1)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
(2)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 H2SO4(稀)= H2S↑+Fe SO4,则应选择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装置来收集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