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9~30题。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 处 |
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 处 |
右图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题。
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下图 “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地月系 | B.②一银河系 |
C.③一太阳系 | D.④一河外星系 |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我国东部40°N附近的无霜期约为
A.2个月 | B.5个月 | C.7个月 | D.10个月 |
不同地区间,造成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作物品种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深秋初冬时节,也是我国东部大雾多发期,其原因是
①昼夜温差较大 ②昼夜温差较小 ③水汽易凝结 ④水汽不易凝结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题。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惊蛰 | B.立冬、立春 |
C.小雪、小寒 | D.雨水 、处暑 |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
A.①小雪或大雪 | B.②立春或立秋 |
C.③春分或秋分 | D.④芒种或大雪 |
当M位于③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
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 D.南亚盛行西南风 |
看图14回答题。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汛期均在冬季 | B.两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
C.两地均地势起伏较大 | D.两地的植被类型不同 |
关于两图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是两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B.图示区域均有本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
C.两条河流流域都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
D.两图河口均有暖流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