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资料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CO2↑+CO↑+4H2O
(1)下列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资料2】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资料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
【资料4】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类似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吸收能力比石灰水强
【问题讨论】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实验前应先
(3)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中的试剂依次是(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4)B装置的作用是
(5)写出D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数据分析与计算】
【资料5】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铁的质量分数
77.8%
70.0%
72.4%

(6)称取铁红样品10.0 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D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粉的质量为m g,则 < m <
②待充分反应、冷却后,将D中的固体放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氢气质量为0.27g,则此铁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实验评价】
(7)反思: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上图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2)上图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
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
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证明纸张里所含元素。
[提出问题]:白纸燃烧就是跟氧气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白纸里含什么元素?
[假设与猜想]:纸张中含碳、氢两种元素。
[设计实验]:物质燃烧,有水生成,证明物质中含氢元素;有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证明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分析与论证、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将白纸撕成条点燃后,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一会儿,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水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白纸中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草酸(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仅分解成三种氧化物.某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氢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已知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氧化铜,则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处理方法一:,处理方法二.:
(4)写出草酸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用纯净的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 + 2CuO2Cu + CO2↑ C + CuOCu + CO↑
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能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成功,反应物要研细混匀,而且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字母)效果较好。选择该质量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20B.1∶12
(4)你认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