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封制一郡县制一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
|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
|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
| D.宰相权力的大小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食品工业 |
|
| 数量(家) |
72 |
3 |
193 |
100 |
A.造纸业B.火柴业
C.榨油业D.纺织业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
| 发展状况 |
时代环境 |
|
| 甲同学 |
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 |
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对华资本输出 |
| 乙同学 |
1915年创办申新纱厂 |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丙同学 |
1917年并购日资纱厂 |
人民群众开展了抵制洋货运动 |
| 丁同学 |
1936年面粉厂增加到12家 |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丙同学D.丁同学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
|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
|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
|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
|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 |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
|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
|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
|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