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4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9—11题。

有关“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太行山
C.“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D.“银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关于各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黄色中国”——龙舟竞渡 B.“金色中国”——大漠驼铃
C.“绿色中国”——四季长青 D.“银色中国”——雪山连绵

各区域特征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
C.“绿色中国”——地形起伏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两省1965~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小题。

造成广东省、辽宁省城市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制约两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


图乙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读我国某流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该地区盛产的农产品可能有(  )

A.茶叶、稻米 B.香蕉、油棕
C.花生、甜菜 D.小麦、苹果

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B.大力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积极发展沼气,减少对森林的砍伐
D.在甲处修大坝建水库,开发小水电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完成小题。

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B.115天
C.130天 D.140天

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称,北冰洋海冰2012年消融面积比美国还大(下图),监测北冰洋海冰面积变化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GPR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