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16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4)请分析甲图中B河流的分界意义及其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
(5)请分析A湖泊的成因;假如在乙图中的A地布局钢铁工业,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因素。
2010年6月湖南郴州某旅行团到图示区域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解释下面的问题和现象。
(1)出发前,旅行团成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 ,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
(2)到C城市时,一游客发现植被与北京的相似,但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请你说明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
(3)来到A城市居住的宾馆中,打开电视看到新闻“近几十年来,该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移动,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请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解。图甲为德国鲁尔区,图乙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__ ___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__ ___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____ ____和天然气所取代。
(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____ ____优势。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___ ____、
___ ____、___ ___。
图1为“北京市简图”,图2为“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东城、顺义、平谷三地,地租水平最高的是 ,原因主要有
。
(2)“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生态维护的同时可主要发展 业和 业。
(3)简要分析“二产发展带”布局在东南部的原因:
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 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 ;不利影响主要是 。
因此,加强 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 。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表中空白处分别填出甲乙两地区总人口死亡率,甲为________ , 乙为__________。
(2)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______(“高”或“低”)。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型,乙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型。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