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且氯气(Cl2)和氧气(O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A.CCl4和HCl | B.CCl4和H2 | C.CH2C12和H2 | D.C和HCl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 B. | 食物腐烂 | C. | 火柴折断 | D. | 固体粉碎 |
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M的质量/ |
S的质量/ g |
M2S的质量/ g |
|
甲 |
6.0 |
2.5 |
7.5 |
乙 |
7.0 |
1.5 |
7.5 |
A.64 B.56 C.39 D.23
将一定质量的 溶液与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点时,所得溶液的 |
B. |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
C. | 至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 | 至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将甲的溶液从 ℃降到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B. |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C. | 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 ℃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 |
D. | ℃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