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理解与赏析,完成下面题目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十五夜:元霄节的晚上。
D栖:鸟停在树上。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品读《十五夜望月》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话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点题之笔,意境显得悠远,耐人寻思。
C“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句明点望月,而且推已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D“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②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隐隐飞桥隔野烟”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简要分析。
“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客晓》,完成后面问题。
客晓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2分)
诗的三、四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所呈现的画面。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雷震的《村晚》,回答后面问题。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诗中的 “横”字富有表现力,请作赏析。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完成第7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2)请赏析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表达效果。
(3)诗歌描写的景物主要有什么特点?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