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求:
⑴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
⑵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g,反应的铁的质量 g,若同时消耗了500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④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K2CO3是一种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用K2C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的火焰呈________色。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填字母序号)。
A.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B.当导管口停止冒出气泡时
C.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3)实验室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端进入,其验满的方法是——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吃火锅用的锅体是由铜合金制造的,主要是因为铜合金具有很好的(填序号)。
①导电性②导热性③延展性
(3)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①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很容易生锈。
②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③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单质和氧化镁的反应发生。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用表示A元素的原子,
表示B元素的原子。某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单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元素符号用A、B表示)。
②和
中的
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③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3)在一个在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 (g) |
20 |
2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2 |
14 |
24 |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性;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3)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实验2中,将两团棉花放置在空气中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4)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有机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②Ⅰ中消耗了二氧化碳,Ⅱ、Ⅲ中生成了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