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点燃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①铜、②干冰、③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写序号,下同),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气体A和气体B接触可发生反应,生成固体C和液体D,其微观过程如下所示。
图1图2
① 该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名称)。
② 将等体积的两只集气瓶中分别盛满A、B,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则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4)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 用pH试纸检测废水呈碱性的方法是。
② 若某造纸厂废水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下图是某同学完成《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中“配制
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全过程。
(1)图中的错误有:
①;
②。
(2)若所配制的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6%,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
出两点)。
①;
②。
(3)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 。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4)取某稀硫酸样品10g,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②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g。
③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现将一定质量含氢氧化钠的碳酸钠固体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⑴当盐酸质量为150g时,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⑵求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⑶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g。
.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较浓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
(2)通过计算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兴趣小组同学用测定产生的气体质量来求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如测量准确,通过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数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7分))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蒸发皿的质量(g) |
25.0 |
蒸发皿+食盐溶液(g) |
45.0 |
蒸发皿+食盐晶体(g) |
27.4 |
数据处理 |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