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将甲、乙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按图15A所示接在可调节电压的电源两端,闭合电键,发现甲灯比乙灯亮;接着,又将它们按图15B所示连接,闭合电键,却发现乙灯比甲灯亮。为了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测出两次实验中每个小灯的电流、电压值,并记录小灯的亮暗程度(用*表示,*越多表示灯越亮,*数相等表示小灯亮暗程度相同),实验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 表一 |
|
表二 |
||||||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 甲 |
2 |
0.18 |
*** |
|
甲 |
1.5 |
0.16 |
** |
| 乙 |
1 |
0.18 |
* |
|
乙 |
1.5 |
0.24 |
*** |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图15
(13) (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②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现象,可以得出: (14) 。
③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现象,可以得出: (15) 。
④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又选用丙和丁两个小灯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分别如表三、表四所示。
| 表三 |
|
表四 |
||||||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 丙 |
1.2 |
0.2 |
** |
|
丙 |
2.5 |
0.32 |
***** |
| 丁 |
1.8 |
0.2 |
*** |
|
丁 |
2.5 |
0.24 |
**** |
请综合分析、比较以上四个表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现象,还可以得出:
(a) (16) ;
(b) (17) 。
⑤由以上结论可以得出:小灯的亮暗程度是由小灯发光时的 (18) 决定的。
如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
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
|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 | B.L1灯泡的灯丝断了 |
| C.L1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 D.L1灯泡靠近电源正极 |
(3)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 。
(4)他获得三组不同电流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
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很热但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较凉但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和小童所在的两探究小组都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秒表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在加热过程中,小明用搅棒不断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3)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
|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 | D.盛放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
(4)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_________(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5)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
在测量正常工作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如图电路已连接
(1)正确接入电压表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
(3)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_________W。
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 电压U/V |
1.0 |
1.5 |
2.0 |
- |
3.0 |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3)正确连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上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V。
(4)在丙图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
利用如图所不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 、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A、mB ,且 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 、B ,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_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 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