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活动中,某学生用一定量的某+2价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并做如下记录:
实验次数 |
R的质量 |
硫酸的体积 |
生成的氢气体积 |
第一次 |
1.5g |
50mL |
1.47L |
第二次 |
2.0g |
50mL |
1.96L |
第三次 |
2.3g |
50mL |
2.16L |
第四次 |
2.5g |
50mL |
2.16L |
⑴该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金属有剩余,第 次实验中硫酸有剩余。
⑵若氢气的密度为0.085g/L,则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下列实验与正常操作相比较,所得结果是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若二氧化锰用量偏少,则所得氧气的质量会;
(2)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测得氧气的含量会;
(3)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了右盘上,砝码放在了左盘上,且使用了游码,则称量结果会。
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
(3)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4)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 :
如图所示,表示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氯分子变成,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氯化氢分子;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2个钙原子;(2)氮气 ;(3)H;(4)3S2-;.(5)氩元素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a空气 b五氧化二磷 c氯酸钾 d硫粉 e食醋 f.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