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天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A.西学中源 | B.中体西用 | C.君民共主 | D.道德救国 |
下图是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所画的当时法国权力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众议院、参议院、总统、内阁 |
B.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 |
C.参议院、众议院、内阁、总统 |
D.参议院、众议院、总统、内阁 |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
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 |
C.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 |
D.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 |
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
古代罗马万民法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
②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实践
③对外邦人法规的广泛借鉴
④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颁布“解负令” |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D.鼓励发展工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