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当我们回首这90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对五四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我们的认识应该是 ( )
①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一场全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胜利运动
③一场探索、创新、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们今天得以强盛的奠基石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话表明谭嗣同( )
A.放弃了变法维新的救国初衷 | B.脱离群众因而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 D.对维新派主张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
A.废除了科举制度 | B.新式学堂成为培育人才主要形式 |
C.科学与经学并重 | D.开始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
1997年11月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在发展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能证明的明朝史实是 ( )
①伊斯兰教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②郑和七下西洋与各国友好贸易
③玉米、烟草、甘薯等传入中国④欧洲传教士带来西方科学著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④ |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源于中国”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 )
A.指南针 | B.地动仪 | C.内燃机 | D.电动机 |
宋朝韩琦诗日:“千峰疑绝路,一径俯容车,山鸟过云语,田夫半岭锄。”诗中描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
A.梯田 | B.沙田 | C.湖田 | D.淤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