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执泥绘像》,完成小题。
歙①俗多贾②,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③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④,乃至冠裳履綦⑤,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已而,其父与其母亟⑥话畴昔⑦,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⑧,乃惬然阿⑨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选自《贤奕编·警喻》)
【注释】①歙(shè):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②贾:指经商或商人③秦陇:秦州、陇州。 ④皤(pó):白。⑤綦(qí):鞋上的装饰。⑥亟(qì):多次。⑦畴昔:往昔。⑧颠末:始末。⑨阿:惊讶声。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1)去三十余载矣 ▲ (2) 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 (3)是吾夫也 ▲ 选出与“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B.咨臣以当世之事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母出亦曰:“嘻!果远矣。”本文讽刺了那些 ▲ 的人。
冰雪文序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风日则易腐(容易) | B.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借助) |
C.特恨遇之者不能解(痛恨) | D.作之者固难(本来)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B.而夜气则冰雪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入冰雪则不败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D.莫深于诗文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2)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结合文意,简要作答。
文言文阅读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选自《虞初新志》)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线词语。
(1) 左臂挂念珠倚之( )
(2)诎()右臂支船
(3) 佛印绝类( )弥勒
(4) 阡陌交通()
(5)屋舍俨然 ()
(6)悉如外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写出两个出自[乙]文的成语。
[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昼则耕于田间() ②竟年如是()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文言文《卖油翁》,完成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划四处)。
以 钱 覆 其 口,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1)但微颔之( )
(2)睨之,久而不去(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我酌油知之宁可以急相弃邪? | B.康肃笑而遣之卒辇而致之 |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自三峡七百里中 | D.康肃笑而遣之有寄千金而无券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一处)
(1)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2)元 方 入 门 不 顾。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期 :(2)期日中日中:
(3)君在不不:(4)元方入门不顾顾: 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文中机智的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我们不由得想起《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
本文中人物值得你学习的是些什么品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