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氏之鸠①》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②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④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
注①鸠(jiū):鸟中的一种。②僮婢:僮仆婢女。③贾:做买卖。④易:交换。⑤绐(dài):哄骗。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过于鹦鹉,甚慧( ) ②鸠觉其意( )
③至贾家,则舍之去( ) ④鸠竟不食( )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愿以十金易焉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C.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 恐 鸠 死 而 金 无 取 偿 也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全文后,你认为,鸠鸟身上具有什么美好的美德?
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一鼓作气 | B.二十二日天稍和/宾客意稍舒 |
C.未百步辄返/饮少辄醉 | D.于时冰皮始解/而髻鬟之始掠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作者在春游满井的时候,可谓心情愉快,轻松惬意,他在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出他的这种心情“ ”,实在高明。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把自然万物的滋荣与自己愉悦心情结合起来,在写景中渗透洒脱而真挚的感情,使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清新恬静的情趣。 |
B.本文文辞清丽简洁,作者直抒胸臆地表现其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
C.文章善用白描和比喻,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喻理,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描写山川草木增添诗情画意。 |
D.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作铺垫。 |
《王质》
初,范文正①公贬饶州②,朝廷方治朋党③,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④独扶病饯于国门⑤。大臣责于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这;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①范文正:范仲淹,北宋著名大臣。②饶州:州名,州所在今江西波阳。③朋党:旧时士大夫名各树党羽,互相倾轧,称朋党。即现在的所谓宗派。④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⑤国门:首都的城门。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方治朋党方:当时,正在 | B.士大夫莫敢往别别:辞别 |
C.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扶:带着 | D.何自陷朋党陷:陷害 |
请将“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中的“独”与哪句话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它表现了王质怎样的品格?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2)人物略不相睹略:
(3)皆披发文身文:(4)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浙江之潮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则一舸无迹 |
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D.海涌银为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请将文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文章最后一段写观潮人数之多,有什么作用?(2分)
《颜回好学》
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孔子哭之恸(tòng)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④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蚤:同“早”③恸:哀痛之至④鲁哀公:鲁国国君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人益亲益:更加 | B.不迁怒迁:转移 |
C.不贰过贰:重复 | D.今也则亡亡:死亡 |
请将“弟子孰为好学”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你从颜回身上得到什么启发?(3分)
《与朱元思书》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点词的意义。
⑴ 略无阙处阙:⑵ 自非亭午夜分亭午:
⑶ 沿溯阻绝沿:⑷ 属引凄异属: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
C.或王命急宣或凭或立,不一状 | D.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请将文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文章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