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中发现,沉迷于网游的同学在精神、身体双方面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几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不同设想,设计了一下实验方案。每位同学各选择健康的小白鼠2只,将小白鼠分别关在笼子中,笼子放置在离电脑5厘米距离处。
|
组别 |
处理 |
现象 |
A同学 方案 |
甲 |
电脑不开机 |
正常生活 |
乙 |
电脑开机 |
30天后,死亡 |
|
B同学 方案 |
甲 |
电脑开机,播放轻音乐,风景图片 |
40天后,死亡 |
乙 |
电脑开机,播放摇滚乐,格斗图片 |
15天后,死亡 |
|
C同学 方案 |
甲 |
电脑开机,笼中为成年小白鼠 |
30天后,死亡 |
乙 |
电脑开机,笼中为发育期的幼鼠 |
20天后,死亡 |
(1)A同学实验方案中的变量是 。
(2)B同学的实验结果显示,高强度的刺激会 (填“减缓”或“加速”)小白鼠的死亡。
(3)C同学的实验结果显示,电脑辐射对 (填(“成年”或“幼年”))小白鼠的伤害更大,你能说出该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吗? 。
(4)以上实验结果给你什么启示? 。
(5)三位同学的实验设计都有一个通病,你能帮忙找出来吗? 。
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由多到少依次是 .
(4)实验(二)结论: .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能说出一点即可). .
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9分)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 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人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 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 的 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人 ,看到甲图 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 两个装置。
(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 (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作用。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5) 某校餐厅在学生考试期间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_________ _。(答出一种即可)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方法.
(1)在科学探究中乙提出的方法叫___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
(2)乙与丙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___,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择使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甲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甲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的原则.
(4)丁提出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用力摆动,在鱼游泳过程中其作用是_________.
(5)同学们通过讨论,创新性地提出了用丝袜固定鱼鳍的方法,其操作如下表所示:该实验方案中的鱼A和鱼C对照,可探究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其作用是_________.
下图为一银边天竺葵叶片,根据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在酒精中_________加热后,其绿色部分变成___________色。
(2)、在叶片脱色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碘液处理后发现B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__;因为此物质有一特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C两处均不变色,其原因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C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