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④盖上盖玻片;⑤用稀碘液染色;⑥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并更正: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物存在。于是,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仍然不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
A.玻片标本上 | B.目镜上 | C.物镜上 | D.材料上 |
(3)口腔上皮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相同的是:都有 、 、 和 。不同的是: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和 。
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方案:①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株光照4小时,然后分别摘其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②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张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③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部分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摘取这张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
(1)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如图,有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改造,很快完成了实验.请说出这个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具体操作 |
①饲料配制 |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置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
②鲈鱼饲养 |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
③结果记录 |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
检测项目 |
||
水分蒸腾量 |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
||
N元素 X Y…… |
|||
甲 |
较强的光照 |
m1 |
n1 |
乙 |
较弱的光照 |
m2 |
n2 |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号试管。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2)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用的是。
(3)该实验中,叶片的b 、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4)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