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方案:①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株光照4小时,然后分别摘其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②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张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③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部分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摘取这张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

(1)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如图,有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改造,很快完成了实验.请说出这个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麻雀是鸟纲雀形目文鸟科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如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麻雀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集结成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巢简陋,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4〜6枚.卵灰白色,布满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觅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麻雀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适于飞行,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_.
(2)在麻雀的消化系统中,可以将食物磨碎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从获得途径上看,麻雀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麻雀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_____.

A.大鲵 B.蛇 C.中华鲟 D.蝙蝠

(5)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一度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结果造成麻雀数量锐减,虫灾频发.后来,人们用臭虫顶替四害之一的麻雀,把麻雀从四害的罪名下解放出来,还它以清白和自由.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你认为麻雀不能灭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探究“蚂蚁是否喜欢取食糖类食物?”捕捉了10只蚂蚁放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的两侧分别放少许食物。连续观察几天,得出了结论。
(1)提出问题:蚂蚁是否喜欢取食糖类食物?
(2)作出假设:
(3)制订实验方案:对照组
实验组
(4)实施实验并记录:(略)。
(5)分析实验现象:(略)
(6)得出结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1)提出问题:菜青虫选择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 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小组内对探究计划进行讨论和完善。
(5)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质疑:
(1)是应该直接取菜青虫进行探究,还是应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为什么?
(2)怎样对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3)对照实验要保证时间、环境等条件相同吗?
(4)实验用的材料大小颜色一样吗?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能进行蒸腾作用。那么,哪些器官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下图是为你提供的探究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四个装置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来验证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你选用哪组装置?__ _______。
(2)此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4) 你在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5)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要使实验得到预期效果,必须把装置放在温暖且有 条件的地方一段时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