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关实验记录。

试管号码
1
2
3
4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清水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碎屑、唾液
温度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1、2号为一组实验,你做出的实验假设是                          
(2)若以2、3、4号为一组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小丽同学在小卖部买了一盒牛奶,在喝牛奶之前我们应关注包装盒上的有关营养成分、生产厂家、产家地址、                 (至少答出两项)等内容。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为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老师依次设计了如下几个体验活动:①同学甲不小心碰到很烫的水杯马上缩手;②同学乙拿这只水杯去触碰甲,甲躲避;③老师发出语言指令要求甲去摸那只水杯,甲畏缩不前。请借助反射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概念中的内容,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
(2)在①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将受刺激部位与肱二头肌联系起来的是
(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
(4)下面是一些与反射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
a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人体的反射有很多种,难以一一列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类型的方法表示。如可根据是否先天就有,将反射划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引起的反射和由引起的反射。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实验设计
1号
馒头块+唾液(2ml),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2号
馒头屑+唾液(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3号
馒头屑+清水(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1)完成表中各项处理后,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出现蓝色变化的试管是,其原因是
(2)无蓝色变化的试管是,说明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分解成为,此物质还需在胰、小肠所分泌的等消化液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成才能被人体吸收。
(3)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比说明了

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方案如下,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加入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1
馒头碎屑适量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
加2滴碘液
2
馒头碎屑适量

(1)为了形成对照,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
(2)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0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
的量(mL/h)

光照强度(lx)
CO2体积
分数(%)
1
600
0.04
右移2.2
2
800
0.04
右移6.0
3
1000
0.04
右移9.0
4
1000
0.05
右移11.2
5
1200
0.04
右移9.0
6
1400
0.04
右移9.0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2)与第3组实脸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圆环状叶脉(如图2),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