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请据此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弯曲玻璃管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A试管        B试管
 (4)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_消化。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必要(填“有”或“不”)。
左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_,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______。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_________。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张兵同学要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他取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是大豆种子20粒,食醋和清水各一小瓶,带盖的空玻璃瓶2个,吸水纸一包(并将食醋和清水各取一定量配制成了“模拟酸雨”)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将两个带盖的空瓶分别编号为A、B,在A、B两个瓶底部各垫上三层吸水纸,并向A瓶里吸水纸上加少量“模拟酸雨”;向B瓶里吸水纸上加少量清水,使纸巾湿润。又向两瓶吸水纸上各放10粒大豆种子,把两瓶都放在20度的环境中培养。
 每天向A瓶补充少量的“模拟酸雨”,向B瓶补充少量的清水,确保吸水纸湿润。
 ③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④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请回答:
 (1)从题中信息可知,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控制变量为: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大豆种子的自身条件都满足了,预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是A、B两瓶中的种子都没有发芽,还能说明是酸雨的影响吗?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步骤: 
 请根据图中所示的步骤回答:
 (1)进行这项实验时,要把用于实验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图B所示的步骤是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4)观察并分析图C所示的现象,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