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以下判断Cu2+、Fe2+、Fe3+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① Fe + CuCl2 = FeCl2 + Cu
②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A.Fe3+>Fe2+>Cu2+ | B.Fe3+>Cu2+>Fe2+ |
C.Fe2+>Cu2+>Fe3+ | D.Cu2+>Fe2+>Fe3+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2CH3CH2OH+O2![]() |
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 |
C.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H2OH+CH3COOH![]() |
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 |
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编号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己烷(己烯) |
溴水 |
分液 |
B |
淀粉溶液(NaCl) |
水 |
过滤 |
C |
甲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D |
苯(苯酚) |
NaOH溶液 |
分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鉴别乙醇和溴乙烷 |
B.乙烯、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乙醇可以转化成乙醛,乙醇和乙醛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
D.![]() |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都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
B.维生素C高温时容易被破坏,所以不宜热锅爆炒蔬菜 |
C.可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真丝围巾和合成纤维围巾 |
D.某些铁盐溶于水生成的Fe(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等杂质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将乙醇和浓H2SO4按1:3(体积比)混合(放碎瓷片),迅速升温至140℃ |
B.实验室制硝基苯:试剂顺序——先加浓H2SO4,再加浓HNO3混合冷却后,最后加苯 |
C.检验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1—溴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是否褪色 |
D.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向汽油和植物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加热振荡,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