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供以下器材:中间有沟槽的木质轨道(如图甲,其中AB部分倾斜并与平直部分BC平滑连接, 沟槽较为光滑)、大小与沟槽相当的玻璃球、铁球 各一只、轻质弹簧、刻度尺各一个.
(1)利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时,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下面的四个研究实例中也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 )
A.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
B.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时,通过分析总电阻与各导体电阻在电路中产生的效果来认识 |
C.探究电功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功大小 |
D.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
(2)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应让玻璃球和铁球分别从__________释放.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物理老师曾经告诉同学们“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成正比”.善于动脑的小明利用上述器材, 设计了一个研究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乙)
①用某个小球将弹簧压缩并测量出压缩量x;
②松手释放小球并在木板上记下小球上冲到达的最高位置;
③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上升的高度h.下表数据是小明的实验记录.由表中可知,
若压缩量x=1.0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1,压缩量x=2.5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2,则h1_______h2(选填“>”“<”或“=”).
(4)若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分析数据后发现弹簧的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___________正比 (选填“成”或“不成”) .
实验 次数 |
弹簧压缩量x(cm) |
上升的高度h(cm) |
1 |
1.00 |
1.50 |
2 |
2.00 |
5.99 |
3 |
3.00 |
13.50 |
4 |
4.00 |
23.98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可以测出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
![]() |
⑴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关系应选用图和图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滑动摩擦力越。
⑵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图和图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
⑶某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除了跟以上两个因素有关外,可能还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以下有可选择的器材,
请你帮他选择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只要选出器材不用设计实验)
器材:a、斜面 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 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e、直尺 f、弹簧测力计 g、硬纸板
你需要的是器材(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
(1)从实验中可知:当木块受到的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它们的方向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木块才能平衡。
(2)如果图中左边钩码为10g,右边钩码为11g,木块仍然保持静止,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处。在a,b,c,d,e这五个点中
(1)把烛焰放在点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把烛焰放在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点是属于放大镜的原理。
(4)把烛焰放在点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填“实”或“虚”)
观察图中的各图分别写出能得出的结论:
⑴观察A图你的结论是: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⑵观察B图你的结论是:声音可以在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