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浮力时,某同学用甲、乙两种液体做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
其中图(a)、(b)和(c)的实验,研究的是 (10) 。图(a)、(c)和(d)的实验,是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11) 是否有关,可得出的结论是: (12)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先后用相同的力将手按在不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是不同的,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 有关;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将手按在同一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也是不同的,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还可能与 有关。
(2)一个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这种操作是 的。
(3)根据 ,实验中应该 、 的拉滑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 拉力的大小。
(4)一个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下面是该方案中的一个环节:”将两个材质和平滑程度均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让两个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他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 的,原因是 。

为了探究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在电路中产生电流,采用了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将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 偏转;断开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 偏转。(填”会“或”不会“
(2)将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竖直上下运动,电流计指针 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电流计指针 偏转。(填”会“或”不会“
(3)综合(1)(2)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必须是 电路的一部分,且一定要做 的运动。
(4)在这个试验中 能转化为了电能。

小聪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闭合开关 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应置于 端(选填“ ”或“ ” 。
(3)假如小聪同学用完好的器材按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时正确操作,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
① ;② 。
(4)调整后,小聪同学重新按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被测电阻 。
(5)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突然损坏,不能正常使用了,他想出一个方法,在撤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器材,也能测出电阻 的阻值。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到 端,闭合开关 ,读出电压表的读数,记为 ;
② ;
③读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
④则被测电阻 的阻值为: (写出表达式)。
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 ,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
钩码重 |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 |
有用功 |
总功 |
机械效率 |
|
1 |
0.2 |
0.1 |
0.1 |
|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精确到 。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如图甲所示,用钢丝绳将一个实心圆柱形混凝土构件从河里以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 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整个提起过程用时 ,已知河水密度为 ,混凝土的密度为 ,钢铁的密度为 , 取 ,不计河水的阻力,求:
(1) 内混凝土构件在河水里上升的高度;
(2)开始提起 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计大气压);
(3) 内钢丝绳拉力所做的功;
(4)通过计算说明,此构件的组成是纯混凝土,还是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