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
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 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和 (选填“OP1”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小刚同学在研究 “某物质熔化规律”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温度/℃ |
-5 |
-4 |
-3 |
-2 |
-1 |
0 |
0 |
0 |
0 |
0 |
0 |
1 |
3 |
5 |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5分)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4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
例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木板上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间接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量.
例如: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大小,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大小的具体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物体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不同质量的球,让它们从___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把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果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则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往(选填:“左”、“右”)移,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当在B处挂3N钩码时,应在A处挂N钩码,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平衡后在A、B两端再各减去1N的钩码,则杠杆将(选填“A端下沉”、“B端下沉”或“保持平衡”).
小明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大小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连接好如右图的实物图。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
(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明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 1.5 V,电流表示数如右图所示;
(4)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 电阻R/Ω |
5 |
10 |
15 |
| 电流I/A |
0.15 |
0.10 |
①小明在第二步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第三步操作中电流表的读数是;
③每次实验中,小明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