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
材       料
实 验 条 件
观察内容
A
A1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染液
线粒体
A2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C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蒸馏水
细胞吸水涨破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质壁分离及复原
E

冰箱、卡诺氏固定液等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       色。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              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3)C组的实验材料除了用于观察动物细胞吸水涨破现象,还能用于制备        ,原因是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5)E组实验操作中需要进行装片制作,其步骤大致包括           (4步)。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I)和(II)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两种类型,请据图回答:

(1)过敏反应与上图的()过程直接有关,器官排斥与上图()过程有关。
(2)免疫治疗时是通过注射图中的哪种成分(填字母),其化学本质是。
(3)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则往往是先通过_______免疫,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来彻底消灭。
(4)图(I)免疫类型中[c](填细胞名称)对b细胞的作用是: c激活b内的溶酶体酶,使b(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导致。

下图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调节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为有关的结构,A、B、C、D为激素,请据右图回答问题:

(1)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并分泌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运输到甲状腺,最终导致激素[ ]




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丙中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并分泌的[ ]增多;丙中的另一些细胞分泌的[ ]减少,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3)下丘脑还能调节人体的水盐平衡。如果饮水过多,则垂体释放的的量减少。该激素的靶细胞是集合管和收集管细胞,靶细胞靠识别并与该激素结合。
(4)人体体温、血糖、水盐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实现的,这类调节方式叫。

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 ;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___ ___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
(5)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