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燕麦果实的果皮与种皮紧密结合,属于颖果。颖色(颖果的颜色)的遗传受两对基因(A、a和B、b)的控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
B存在 (A B 或aaB ) |
A存在,B不存在 (A bb) |
A和B都不存在 (aabb) |
颖色 |
黑颖 |
黄颖 |
白颖 |
(1)基因型为Aabb的黄颖植株,在花粉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通常可能是 ▲ 。请利用此植株用单倍体育种法快速培育出纯合黄颖植株,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育种的过程,并作简要的说明。
▲ |
(2)为研究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取纯合黑颖植株(基因型为 ▲ )与白颖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如果观察到F2中黑、黄、白三种不同颖色品种的比例是 ▲ ,则表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 ▲ 定律。
(3)右图表示燕麦颖色遗传的生化机理。酶x、y是基因A(a)或B(b)表达的产物,可推断酶x是由基因 ▲ 控制合成的。
(4)该燕麦种植多年后,由于基因突变而不能产生相应的酶。经推测该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翻译至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 或者是 ▲ 。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对________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香蕉组织细胞具有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①、②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I和Ⅱ分别称 和 ,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 。方法Ⅲ和方法V合称 育种,其优点是 。
(3)由③培育出⑥的最常用方法Ⅳ ,所依据的原理是 ,其形成的⑥称 。
(4)若要获得AAbbC的新品种,可通过 实现。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 期,催化过程②的酶是 。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 。
(2)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
(3)DNA分子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繁殖3代后所有大肠杆菌体内,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 ,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 。
(4)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 。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细胞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碗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黄色圆粒), 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如果用F1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