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无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数32P,少数31P |
C |
少数有 |
全部32S |
少数32P,多数31P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数32P,多数31P |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正确的观点是(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环境污染 |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及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单个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
A.整体性原理 |
B.协调与平衡原理 |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
D.物种多样性原理 |
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 )。
A.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生产效益 |
B.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 |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
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下列选项的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的是(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