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
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普朗克的量子论 | 
|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 《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 )材料中“儒家强调的习惯法”的含义是()
|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 
|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 
|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 
|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 
|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 
|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 
|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 
| C.向社会下层扩展 | 
|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 
|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 
|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