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我国怎样才能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立足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促使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步伐稳健有力。
“法治中国”36年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987 十三大 |
提出“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的思想。 |
1997 十五大 |
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2002 十六大 |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
2012 十八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注意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
2014 十八届四中全会 |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历程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2007年—2012年我国网上购物的整体市场规模和年增长率
图2:
注: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
材料二:2013年3月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政府部门将采取措施规范引导网购市场发展,既要发挥政府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的作用,又要尊重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强企业自律,发挥第三方组织对网购经营商的监管和信誉评价功能,净化行业环境,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1)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和网购平台运营商以及物流公司的角度看,应该怎样促进我国网购市场的健康发展?
央企是国企的主力军。加大央企红利上缴比例,不仅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而且有利于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成为当前我国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一环。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央企上缴红利的具体比例及使用情况(截止2013年底)
央企上缴红利具体比例 |
上缴红利的使用情况 |
|||
军工科研类央企 |
5% |
用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企业重组。 |
用于灾后重建、应对金融危机和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等。 |
用于公共财政和补充社保基金的总金额,近五年仅占同期所有央企利润总额的0.40%。 |
一般竞争类央企 |
10% |
|||
资源类央企 |
15% |
|||
烟草总公司 |
20% |
注:按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间,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盈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处理央企自身发展与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元代,学者郭居敬就将24个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一书,其中的很多故事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人。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部门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为标准。新“24孝”标准,是相对于旧“24孝”而言的,虽然有新旧之别,但“新孝”并不是对“旧孝”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弘扬中有所发展。虽然孝道的核心内容没有变,但在孝的内容和形式上,“新孝”相对于“旧孝”,无疑是一种发展与进步。新“24孝”标准最大的进步和亮点,就在于它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紧贴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充满了时代气息。如“新孝”中“教父母学会上网” “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等,就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而“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则体现了观念上的一种突破,以及对父母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
(1)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旧“24孝”的关系。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新“24孝”的创新是如何实现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以高水 平的“美丽”文化产品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化,
不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把文化的传承 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淀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