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突出的表现是

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文化观念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62年,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外,他们没有抱定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此语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A.内讧、腐败严重 B.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不能推进社会近代化 D.制度措施具有空想性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平等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先后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国会被提案弹劾,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人民主权 B.两党制 C.分权制衡 D.联邦制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有这样的描述:全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然军国重事,关系外邦和战者,必与西业会议而后行,设所见不同,则三占从二。升调文武大吏 ,更定律例,必询谋佥同。”魏源介绍的是近代哪国的政治体制()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