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8分)

(1)图一的名称是什么?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影响?
(2)根据图一回答,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是谁?首先发现好望角的人是谁?
(3)请说出图二的名称是什么?图二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4)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习历史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好办法,是在材料中寻找历史问题的答案。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图一)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它精妙地传递了这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17~18世纪,日益壮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伏尔泰(图二)说:当人们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材料三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图三所示刊物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鲁迅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说:这历史没有年代,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分别写出上述三则材料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及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各是什么?
(3)一批知识分子在图三所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向封建主义发起猛烈攻击。请任意列举两个代表人物。
(4)上述中外历史上的三次文化运动都是反对什么的思想解放运动?(注意共同性,请到材料里找答案!)
(5)有人认为,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所提倡的人文、民主、科学等价值观,仍然值得弘扬。你是否赞同?

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二战后,国际关系并不和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此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什么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什么组织?
(2)为建立睦邻关系,促进世界和平,新中国在50年代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3)为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在上海承办了哪一国际组织的会议?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你能谈一谈有哪些因素吗?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前赴后继,不断探索,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上海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1877年
滦州
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
1888年
武昌
张之洞


材料二:“起义军分三路进攻长沙,由于敌强我弱,损失严重,被迫退回浏阳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的农村进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的企业是由哪个阶级在什么旗号下创办的?
(2)材料二中叙述的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起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又作出了什么新决策?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014年2月8日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晤。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阅兵仪式。回顾中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履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在中国古代史上,为了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维护领土完整,清朝组织自卫反击战,此后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2)19世纪60年代(1861年),中国和俄国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同一年,太平洋彼岸有何大事发生?导致后面两国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3)二战期间,中苏两方曾经密切合作,哪份文件的签署使中苏正式成为反法西斯的盟友?1945年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是根据什么会议的决议执行的?
(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
(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请举一例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
(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相当,但是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失败说明什么?
(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
(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