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对应的相关因素。(将字母填写到答题卡对应空白横线处,2分)
材料一: 、 。 材料二: 、 。
A.内燃机 | B.蒸汽机 | C.第一次工业革命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请你从管理制度创新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电器产品的出现最早得益于哪次工业革命?l9世纪末,人们要外出旅游能选择的最新交通工具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利与弊。(2分)
(5)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大力开发哪些新能源?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反映农村变化的两幅图片:
⑴分别写出图一、图二农村改革的完成时间。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中国律师网
⑵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的是哪一特定历史时期?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⑶材料三反映的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中的“八连增”, 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⑷根据材料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列举出近阶段国家重视“三农”的重要举措。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⑸从本题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请你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一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2011年10月31日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日子,这一天世界人口达到70亿。如果目前的生育率不变,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到本世纪末超过100亿。请你来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篇】
莎士比亚曾经赞美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1)人类可以创造辉煌的历史:早在4600多年前,古埃及人民就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建造了金字塔,使之成为埃及文明的象征。请列出其他三个亚非文明古国。(3分)
(2)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有一位欧洲人,不远万里,不畏艰难,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请写出这位伟大航海家的名字。(1分)
(3)人类可以探索未知的世界: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登月的成功,是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到达别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渗透的新里程碑。这次成功的探索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个领域?(1分)其他三个领域是什么?(3分)
【悲哀篇】
人口迅猛增加给世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给各国发展与稳定带来的挑战,需要全人类妥善应对。
(4)人类可以伤害自己的同胞: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创伤,特别是新武器的研制,具有更强的杀伤力。请列出“一战”“二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各一例。(2分)
(5)人类可以伤害自己的家园:两次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请列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导致环境破坏的重大发明各一例。(2分)
【启示篇】
(6)通过对本题的探究,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1分)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材料二:(美国)在处理中国问题之时,首要的目标是:(一)防止任何外部国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政治上的绝对控制地位;(二)坚持门户开放,而且是在超出对这个词的一般理解的更广泛的意义上。
——(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大国海权》
材料三:香港《明报》日前刊出社论说,最近,在南海,菲律宾借与美国联合军演之际,派战舰到中沙群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并与中国海监、渔政船僵持逾10天;另一方面,日本极右翼的东京都知事提出要买下钓鱼岛及其附属群岛,再度挑起日本人对钓鱼岛主权的鼓噪。
——中新网4月24日电
(1)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海洋之路。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1分)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2分)
(2)随着海防危机的严重,近代中国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请列出洋务运动中的举措来证明这一观点。(2分)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使中国的海洋之路蒙上了“屈辱”?(1分)
(3)20世纪20年代,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1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上美国是如何损害中国主权的?(2分)
(4)针对材料三中南海及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有人认为应和平解决,也有人主张武力出击。你认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请说明理由。(2分)
(5)请你就当今我国如何加强海防提出一条建议。(1分)
如图,当西方走向近代化之时,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为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做出了不懈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在书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2)图二译著的作者是谁?他将西方什么学说介绍到中国?宣扬怎样的观点?
(3)图三人物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领导的革命运动最大贡献是什么?
(4)以图四人物为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请回答:
(1)西安事变谁发动的?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