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海外归国的留学革命分子从事革命的活动是积极而又热情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将革命推向前进。1902年从日本毕业归国的蓝天蔚在学生军成立会上发表演说:“同志诸君,我们仗大义,发公愤,小术于亡国之祸,要以我们至贵至尊的躯体捐身沙场,以拒强虐,以争国权!”杰出的爱国宣传家陈天华用激昂的爱国热情创作《猛回头》、《警世钟》两本革命小册子,被誉为“革命的文豪”。众多报刊的发行以其轻便的方式把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向群众普及。l904年初陶成章自日本归国。抵上海后,参加了中国教育会的活动。随后和魏兰到浙江筹组秘密革命团体。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l907年到l908年的五次起义和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下的两广、云南边境的六次起义无一不是由同盟会中国
留日学生担任骨干发动的。l911年广州事件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即有八人是在学的留日学生。许多海归的革命分子为了祖国的强大和复兴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辛亥革命爆发原因新探》
材料二 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的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走上皇城的城楼,第一次从皇帝的视角,贮望这座从前的帝都,都城里的寻常巷陌、灯火楼台,无数的点与线,第一次以如此强大的视觉形象汹涌而来。
材料三 丁文江在1912年给莫理循的信中感叹:“见到我国姑娘们用一双天足走在街上,登上有轨电车,坐在餐馆里吃饭……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深深懂得十年前——仅仅是十年前——那些可怕的清规戒律的人来说,纯属崭新的生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海外留学生从事革命的主要方式。(6分)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工业革命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毋庸置疑,法国人有足够多的理由为法兰西文化当年的辉煌感到自豪。……世界各国的人民在提及法兰西文化时,不仅是油然的生敬,而且还每每心存感激。”
——(吕一民著《法国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首开什么先河?
(2)指出从18世纪以来法兰西在思想史上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3)除此之外,法国在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人类留下了哪些最有影响的贡献?
(4)二战后,法国对国际关系的格局上发挥过怎样的积极影响与作用?(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周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 “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学习时说:本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请你列举三个实例予以说明。
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史实,比较说明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引自《中共一大纲领》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材料二引自《中共二大宣言》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引自《中共八七会议决议》
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材料四引自《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大家联合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
材料五引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中共中央再郑重地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问题:
一、写出上列材料产生的年份。(1)材料一产生于年;(2)材料二产生于年;(3)材料三产生于年 ;(4)材料四产生于年;(5)材料五产生于年。
二、根据上列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
①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的看法有什么变化?
提出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或最低纲领)。
②能否根据材料二,认为中国共产党已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请说明你的判断。
不能,因为材料二中指出了为“目前利益计”。
1、比较材料三和材料二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变化?
(2)能否根据材料三,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改变了二大的奋斗目标?请说明你的判断。
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三。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共同点?
(2)能否根据材料四,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转移自己的中心任务?请说明你的判断。
3、比较材料五和材料四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延续?有什么变化?
(2)能否根据材料五,认为这个中心任务是中共二大精神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贯彻?请说明你的回答。
三、史学界认为:综观这一段历史,中国共产党以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创造性地处理了它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矛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你是否同意?请概要论证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