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及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主要是由于
A.暗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
B.暗反应仍进行,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生成了有机物 |
C.光反应仍进行,形成[H]和ATP,促进了C3的形成并得到积累 |
D.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C3不能被还原,积累了C3 |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依次是①和② |
B.②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①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
C.若①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②有关,也可能与①有关 |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
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 |
B.即使样方数据大小不同,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 |
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 |
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再取其平均值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 | B.大于92只 |
C.小于161只 | D.大于161只 |
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
D.蝗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