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及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主要是由于
| A.暗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
| B.暗反应仍进行,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生成了有机物 |
| C.光反应仍进行,形成[H]和ATP,促进了C3的形成并得到积累 |
| D.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C3不能被还原,积累了C3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
|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 C.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
细胞溶胶 A B |
线粒体 C D |
酵母菌 E F |
| 葡萄糖 |
- + |
- + |
+ + |
| 丙酮酸 |
+ - |
+ - |
- - |
| 氧 气 |
+ - |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D、F
B.A试管中不会有CO2产生
C.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只有C
D.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掷铅球是我校田径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该项目是一种瞬间性运动。在推动铅球的一瞬间,机体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 )
|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 B.磷酸肌酸的分解 |
| C.ATP的水解 | D.乳酸的氧化分解 |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联系的( )
| A.神经递质 | B.水 | C.葡萄糖 | D.矿质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