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研究小组开展了太湖湖水密度和泥沙含量的研究。
(1) 他们取5L太湖湖水,测得它的质量为5.01kg,请你求出太湖湖水的密度。
(2) 小组讨论认为太湖湖水中泥沙质量的多少与湖水的多少有关。他们把单位体积的太湖湖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叫做太湖湖水的含沙量,用字母x表示。请写出太湖湖水含沙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物理量是什么。
(3) 初二(3)班有一女生研究小组,她们无法直接获取太湖湖水,因而设计并进行太湖湖水含沙量的模拟研究。她们在一个量筒里放入50g干燥的“黄土”,先倒入250mL清水,接着每次加入50mL清水配制成不同的泥沙水,并分别测出不同泥沙水的体积。她们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① 分析表中有关数据,你认为泥沙水的含沙量和泥沙水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② 研究小组发现,她们的实验可以测得“黄土”的密度,请你根据数据计算出“黄土”的密度,并作必要的说明。
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2)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图,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理由是。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静止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
步骤三: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E点静止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D。
(1)小明同学设计实验“步骤一”和“步骤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2)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
(3)分析步骤二、三,得出的结论。
(4)为了让质量不同的甲、乙两球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让两球都从E点滚下,而是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只要每次让两球压缩弹簧到同样的形变程度后自然释放即可。不考虑各种能量损耗,该方法(合理/不合理)。
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林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①下列A、B、C、D是小林提出的四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两个,请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有关;
猜想B: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有关;
猜想C:浮力可能与液体的有关;
猜想D:浮力可能与物体的有关。
②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林运用这一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实验二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实验三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③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的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和有关,跟
无关。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1)由第1和2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是错误的。
(2)由第1和3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由第1和4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第2和5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外,还有实验也可验证猜想D,请你写出两组,两组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只填实验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