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文化大革命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与这种说法相符合的思想家是
A.墨子 | B.朱熹 | C.王阳明 | D.王夫之 |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
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
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 B.老庄哲学的影响 |
C.韩非思想的影响 | D.墨家学说的影响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思想具体指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
C.“兼爱”“非攻”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下列主张与材料思想一致的是
A.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
D.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