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当某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开始实习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图所示情形
为:①                   :②                          
    
(3)下面是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时的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U(伏)
3.2
4.8
6.4
电流I(安)
0.5
0.75
1.00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压表的使用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电流表的使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应选 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效果更好;
(2)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玻璃板后出现A的像.小月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重合,由此可以得出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A向玻璃板靠近,应将B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B重新与A的像重合;
(3)进行实验时,小月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P、Q两个面都可以成像),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如丙表格的数据,由此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与平面成像特点不符,原因是她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下面是小东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东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东的错误之处:
(2)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东由于粗心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3)改正数据后,小东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且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中宜用 (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并且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使固体均匀受热;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所示,读数为 ℃,此时管中的物质呈 态;
(3)该实验除了图中的装置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实验结束后,在整理实验装置时应先 (填字母)(选填“A.熄灭酒精灯”或“B.移走试管和温度计”).

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1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2所示,试回答:

(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1中的光路,对照图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3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_两只蜡烛,选 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面成两个像,原因是
(4)小芳对(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后重新开始实验,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 (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理由是
(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蜡烛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6)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她马上得出了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7)如图所示是从墙壁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间是()

A.2∶35
B.2∶25
C.9∶35
D.9∶2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