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辉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他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表:
燃料 |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水温/℃ |
煤油 |
25 |
44 |
菜籽油 |
25 |
34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明和小辉选择了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并且控制油的质量以及水的质量 .但对于两杯水的初温他们的看法却不同.请将下列他们的想法补充完整.
①小辉认为实验中是直接用 来表示煤油和菜籽油放出热量的多少.所以,实验中两杯水的初温可以不同.
②小明认为因为探究过程中他们采用了 法,所以只有燃料的 不同,其他因素都必须控制相同.如果两杯水的初温不同,那么水的蒸发快慢以及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都不相同,于是两杯水的 就不相同,就有可能会出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而水吸收的热量少、水温变化低的情况.所以,实验时必须控制水的初温相同.
③你认为 (选填“小明”或“小辉”)的想法更合理.
(3)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小明和小辉在实验前用天平分别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燃油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小辉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是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明所在的小组组装完实验器材后,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把蜡烛移到(选填“A”或“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2)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12.00 |
24.00 |
倒立,放大,实像 |
2 |
16.00 |
16.00 |
倒立,等大,实像 |
3 |
20.00 |
13.33 |
倒立,缩小,实像 |
4 |
30.00 |
10.91 |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cm,第4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可成倒立的实像。
(3)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50cm,24.00cm,22.6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1)下面几幅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图a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2)图b中,圆的直径是cm;图中的温度计是计,其读数为℃。
暑假里小明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刚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小丽同学,想和他们一起用物理方法来探究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
A.小宇提出: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导电性的方法来鉴别
B.小丽提出: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的方法来鉴别
C.小明提出: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温度的方法来鉴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宇提出的鉴别方法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2)小明家中正好有一支温度计(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下表,然后他们一起利用小明家中的其他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请你从小丽和小明提出的方案中,合理选出一种并设计实验步骤,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的结论。
你选择的方案是:(选填“B”或“C”)
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的结论是:
。
(3)除以上方法外,你认为可能还可以用什么物理方法来鉴别。请说出其中一种。
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下图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后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选填“A”或“B”)端。
(3)如果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短路 |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
C.滑动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 |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