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上,老师给出的器材如下图所示.图3—4
(1)要求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请你用线连接实物,并画出电路图.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应滑到_____端.
(3)想使小灯泡变亮,滑片应向_____端滑动,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应该将杠杆右端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左边挂上钩码,在右边用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cm |
阻力F2/N |
阻力臂2/cm |
1 |
2 |
10 |
2 |
10 |
2 |
1 |
20 |
2 |
10 |
3 |
2.5 |
10 |
1 |
25 |
(3)以测力计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进行测量, 得出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达式)
(4)在本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A.减小误差 B.求平均值 C.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5)当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变为向右倾斜下拉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所示,此过程中测力计的拉力F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选用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实心的铜块和铁块、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1)为测量物体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应 拉着物体做 运动,此测量运用的原理是 。
(2)图甲中:铜块受到的摩擦力1.2N,图乙中:铜块受到的摩擦力2N.比较甲乙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材料的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 。
(4)此实验过程中你认为遇到的困难主要是_______ 。
用天平、细线、烧杯、水(ρ水="1.0" g/cm3 )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过程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 g
(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 g。
(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g,工艺品的密度为ρ= g/cm3。
以下是小红用如图电路及5Ω、10Ω、15Ω三个定值电阻“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部分实验过程:
实验 次数 |
电阻 R/Ω |
电流 I/A |
1 |
5 |
0.48 |
2 |
10 |
0.24 |
3 |
15 |
0.16 |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片应该放在阻值最大位置。
(2)某次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上图所示,则R两端的电压是 V。
(3)实验时,小红用5Ω电阻完成实验后,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然后闭合开关,向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 保持不变,记录电流表示数。
(4)小明认为小红的操作不规范,理由是 ,这样操作有可能会损坏 (选填“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
(5)小红正确操作后得到如上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表格可得出结论: 。
(6)改进建议:每次更换定值电阻比较麻烦,对此你的建议是 。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