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实验结论是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实验结论是 。这两个实验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
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零 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
(3)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 .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为 。
(4)小明提出另一种测量待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和两个烧杯。简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往两个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
②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
③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
④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
⑤液体的密度 (用 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 ”或“ ” 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 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 、 则 .(选填“ ”“ ”或“ ” 。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用钢球、木块和带有斜槽的长木板。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让钢球从斜槽上的某一高度由 开始运动,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的动能大小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
(2)如图乙,将钢球置于斜槽上更高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表明,钢球质量一定时,从斜槽越高的位置开始运动,撞击木块的速度越大钢球的动能越 。
(3)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时,应选择让质量 的钢球从斜槽高度 的位置开始运动。(选填“相同”或“不同”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 折转, 垂直于平面镜。
|
1 |
2 |
3 |
4 |
5 |
6 |
入射角 |
|
|
|
|
|
|
反射角 |
|
|
|
|
|
|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 沿 射向平面镜上的 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 ,记录如表。比较 和 ,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 右侧没有沿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沿 射到 点,光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有两块边长均为4cm的无色透明的正方体"玻璃"。一块是普通玻璃(密度为);另一块是"有机玻璃"(密度为)。请你选用所需器材,设计一种方案,在不损坏"玻璃"的原则下区分它们。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海绵、细线、大烧杯、刻度尺、浓盐水(密度为)。
请将所选器材、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方案不能与示例相同)。
所选器材 |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示例 |
托盘天平 |
将两块"玻璃"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 |
天平一端下降 |
下降的一端放的是普通玻璃 |
你的方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