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同学“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如图所示,当把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时测得电流如下表所示。请你帮他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测量处 |
A |
B |
C |
电流(A) |
0.5 |
0.2 |
0.3 |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
(2)张明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当张明更换电压不同的电源后,将两个电流表分别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两个位置测量,此时电流表A1和A2读数分别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忙读出电流大小分别是:A1表为 A, A2表为 A,由此可知过灯泡L2的电流大小为 A。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相同.
(1)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3)在装置甲、乙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B与D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4)在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气球(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热量最多;
(5)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烧瓶与甲、乙中的相同).比较甲乙和丙图所示
的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理由是:.
图甲是安装在木板正面的部分电路,其中a、b、c、d是穿越木板的接线柱,两个灯座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上,安装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L2.木板背面的部分接线柱之间有导线相连着,从而使木板正背两面的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通电后,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1)小明说出了判断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正确方法:用手将其中一个小灯泡取掉,若另一灯泡不发光,则说明两灯的连接方
式是,否则是另一种连接方式;
(2)小丽在电源和开关之间串联接入电流表,
闭合开关,两灯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可初步判断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A,也可能是A;
(3)小聪先后将电压表分别并联接在ab、cd、ad之间,电压表示数均为3V,这表明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17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4)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8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7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19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7) 将图17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探究电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 B.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
C.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 D.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
⑴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⑵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⑶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l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8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3.0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1% |
57.1% |
(1)该实验要拉弹簧测力计,实验除图中所画出器材外,还需要;实验3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或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