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7—19题。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乙地 | B.乙地、丁地 |
C.丙地 、乙地 | D.丁地、丙地 |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时 |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
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 B.8时40分 |
C.16时40分 | D.20时20分 |
下列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
A.武汉 | B.拉萨 | C.乌鲁木齐 | D.重庆 |
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7年 | B.9年 | C.11年 | D.13年 |
下图为天体系统的绕转关系示意图,其中S表示太阳,a表示卫星,b表示行星,分析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此图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 B.图中b一定是地球 |
C.此时一定会产生日食现象 | D.图中a可能是彗星 |
若b是地球,则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有()
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发电
③其能量是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密切相关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人民日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密集型 | B.知识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动力指向型 |
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
B.增加了生产成本 |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D.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 |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