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1年江苏及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情况比较
图表1:江苏省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情况     图表2:部分省市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材料二:有市民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江苏经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理由是:江苏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江苏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上口,也和它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吉祥物主体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应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建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特点。
材料二: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
中国红——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体承天地——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
斗冠造型——中国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
“规”“回”统一——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中文化创造体现的哲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就如何进行文化创造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在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迹象的关键时刻,即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向世界传递双方愿意继续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方向,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的积极信号。这不但能提振中国与东盟应对危机的信心,也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和经贸关系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积极发展同东盟各国的贸易关系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2009年12月2日,“中国生物安全网”消息: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转基因大米和玉米种植,向转基因大米和玉米颁布了初步的生产许可证,为商业种植高产及抗病虫害的转基因谷物铺平了道路。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生产、应用有严格的法规,安全证书的批准经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价。专家表示,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大米和玉米单产增加30%。此举将大幅提高谷物单产,帮助中国避免粮食供应短缺;但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可能对生态平衡和食物安全造成潜在的影响”。
转基因产品,是美国控制粮食的手段之一。比如玉米,原产墨西哥,是当地人的主食,美国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的转基因玉米大量进入墨西哥,结果是墨西哥农民必须向美国购买转基因玉米种子,而美国则把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当成受保护的专利。这是要挟以此为生的其他国家农民专利。
(1)你对我国审慎利用转基因技术作何评价?
(2)发展转基因技术怎样才能避免材料中专家的担心?

(10分)【思想政治88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在2010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提交大会并审议通过。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法”制定于1953年,1979年重新修订,而后又经历过4次修改。此次修改最激动人心的实质性改动是“非城乡同票同权”。这种变化,将使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更加具有真实性,更加具有制度上和根本上的保证。这也进一步证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
(1)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是什么?(2分)
(2)假如你是本届人大会议的新闻发言人,你将如何向采访本次会议的800多名外国记者介绍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8分)

美国《时代》载文称,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实,21世纪注定是中国的世纪。2009年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决定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09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中,投资、消费、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7%、4%、3.6%。
材料一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世纪”的到来依然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方式粗放,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压力很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动力仍然不足,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1)上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巩固经济复苏的成果,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廉政建设,加大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
材料三一个强大国家的兴起,往往都会在国际上掀起相应的文化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汉语热”、“孔子热”也随之兴起,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这种影响力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仍然极不相称,仅以图书为例,对欧美的进出口比例居然超过100比1。这种巨大的“文化逆差”警示我们,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所不在,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3)请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四全球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同时也成就了某些大国的崛起。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求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对于谋求早日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必须在若干关系长远的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为中国未来发展寻找牢固的基础。
(4)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上述历史经验对我国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