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入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史妹聚在一声小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经济最深刻的影响是 (  )。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实行市场经济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知识经济
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