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F2产生子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uUuVv | B.MmNnUuV![]() |
C.mmnnUuVV | D.mmNNUuVv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ATP的生成 | B.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 C.mRNA的合成 | D.H2O的生成 |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