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右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            镜。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综合考虑下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年产量(104t)
密度
(103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导电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市场价格大约(元/吨)

15000
2.7
660
4
4
16000

8000
8.9
1083
2
2
17700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钢铁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300
11.3
327
9
9
4900

800
8.9
1453
7
6
103000

8
10.5
961
1
1
1365000

  
(1)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2)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16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1)如图1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2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接着调节
(3)图3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一支探险队为了测量海水的深度,从海面发出一束超声波,经过6s后,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息。求此处海水的深度(在海水中声速取1500m/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