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右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 镜。
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的光斑.图甲是调整完成的状态,该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_cm.
(2)小滨按照图乙装好实验器材,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调整,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开始实验探究.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现将蜡烛由图示位置移到图中的A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再次形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把蜡烛移到某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_________,要想看到这个像,小滨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如下: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衣服材质 |
衣服布料层数 |
紫外线透过率 |
1 |
天蚕丝 |
1 |
12% |
2 |
2 |
5% |
|
3 |
化纤 |
1 |
28% |
4 |
2 |
14% |
|
5 |
全棉T恤(白色) |
1 |
7% |
6 |
全棉T恤(黑色) |
1 |
4%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____.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 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图甲是小勇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乙中的_______.
如图a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b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
(4)根据记录在图c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图像.
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际问题 |
解决方法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拍桌子时桌面的振幅太小,不便于观察. |
在桌面上撒些泡沫颗粒,观察拍桌子时泡沫的跳动 |
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
|
手里仅有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