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
用途 |
玩游戏听歌 |
攀比 |
发短信聊天 |
便于和父母联系 |
问同学作业 |
所占比例 |
38% |
20% |
39% |
2% |
1% |
材料二 据了解,某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一种时尚。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请用一句话提取上述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据统计,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针对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50字以内,3分)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 冯有时 谢满金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 赵安娜 杜丽莎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 王笃志 刘致远
用意:
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的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①_____,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 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②_____.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③_____;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还有④_____,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
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
示例
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
姓名:蒋力行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
①姓名:_____解说:_____。
②姓名:_____解说:_____。
综合性学习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货。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形式】
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年度热词盘点
①
②
(2)【分组活动】
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年度热词盘点”活动,搜集了2016年度盘点的汉字词,其中“刷”稳居2016年《新周刊》榜首。其原因是:2016年是狠狠“刷”的一年,人人都是“刷一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直播、刷网剧﹣﹣我刷故我在。刷,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人类速写。
请盘点你的初三生活,试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并工整地书写在下边田字格中,再作简要描述。
(3)【活动心得】
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家纷纷发表感言:
“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生活是语文!”
“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
请参与活动的你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吧!(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016年5月25日凌晨,百年罕见奇女子,中国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剧作家杨绛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5岁。有人评价说:“到底是这段漫天风雨的历史锻造了这样卓绝的女性,还是有这样的女性才让这段历史显得奇峰异出?”钱钟书先生当年也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夫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请你结合课文《老王》或其它信息,谈谈你心目中的杨绛先生。